关东大地震发生在中午时分,大部分人家正在使用炭火做饭。突然发生的地震造成房屋大量坍塌,灶火也引起了木质结构的房屋起火,带来了第二次伤害。
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难以估量。处于饥饿状态的幸存者开始尝试徒手从池塘里和湖泊里抓鱼充饥,他们排着两英里的长队,等待着每天的定量口粮。每人可以得到一个饭团子。地震发生后两天,因为卫生措施不到位,霍乱又带来了第三次严重伤害。
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各个阶层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上海《晨报》发表题为《日本大震灾》的社论:
“我国国民宜速组急赈会,募集巨款,特派大规模之救护团,驰往赈济,并切实调查灾况,如有缺乏粮食衣服之事,尽量输赠,万一灾后发生时疫,亦当派遣十字队前往医护。款项愈多,人员愈众,时期愈速,则救之范围愈广,效果亦愈大。”
《民国日报》也呼吁《中国人急宜救济日灾》:
“此次日本巨灾,固然是日本的大不幸,然能因此恢复日中亲善,保持东亚永久和平,在中国固有益,在日本也不能谓无利。”
“好义之声,一呼百应”,希望日本人能“谅解中国人民的好感”。
这家报纸更是“希望日本在这次震灾中,领略人类同情心的福音,上下交勉,和中国做一个道义上的朋友”。
上海总商会决定,“购办面粉一万包,米三千包”,并垫付611万元,由顾馨一、荣宗敬购置面粉及装船,虞洽卿办理报关。
招商局则派出“新铭”号轮船免费运送。他们的效率非常高,满载着面粉和大米等第一批救灾物品的“新铭”号,得到消息立刻起锚驶往日本,这成为日本接受到的国际第一笔援助。
“新铭”也成为与美国军舰同时到达的第一批国际船只。
在大地震引起民众大量慌乱的时候,日本的政府却决定趁机排除异己,散布“朝鲜人要举行暴乱”的流言,军队、警察和市民杀害了6000名朝鲜人和600多名中国人。
关东大地震的发生,让日本权贵阶层也受到了巨大震动,皇族成员死了三个,两百年以来的江户文化变为灰烬。
日本人大感国土之狭小,国土自然灾害频发,因此要开拓生存空间。吞并朝鲜以后,日本瞄上了近邻,大而孱弱的中国。
关东大地震后,日本为缓和国内压力,弥补国内的资源不足,制定了一系列侵华策略。
“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
有脑病需要休养的大正天皇已经很少在紫宸殿露面,他大部分时间都被安置在皇宫的外苑,这是一处皇室花园。
从北羽桥门进入,可以看见大片的绿地草坪和被精心修剪的松柏树。皇宫的建筑在小桥流水,花草树木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精巧别致,却缺少了一份大气磅礴。
皇太子殿下穿着隆重的黑袍镶嵌金边礼服,把他在紫宸殿已经行过的礼节又重复了一遍。
“父皇今天的身体还好吗?药一定要按时吃!”
天皇的侍者们面带微笑:
“自从更换了新的药物,天皇现在身体已经恢复的很好。今天要请皇太子殿下进去说话。”
进去说话!皇太子殿下今天已经跑了两次,为了请安的面子工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他已经非常着急的要回去和内阁首相们讨论遣俄使者的问题。现在却要在一个病人这里继续耽搁时间。
天皇的侍从必须要换掉了,让他们以后不能再传递如此不合理的诏令。
皇太子殿下低着头,把脸上的不快掩盖起来,再抬起头来已经恭敬又谦和。他再次行礼:
“那太好了,请带路。”
房间里摆满了争奇斗艳的菊花,和一些小巧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