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也觉得杨龙友的提议不妥,毕竟张嫣是先朝帝后,不管犯下了怎么样的错误都不能点名道姓,而且弘光皇帝在这件事也没跟内阁通过气就擅发中旨,即便对张皇后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但是奏疏上不好公开指责张皇后擅自出城移居燕子矶。
如果连诚意伯刘孔昭与太康侯张国纪都不能骂,最后奏疏上只能集火刘永锡这么一人,可问题是刘永锡这位诚意伯世子的份量又实在太轻了,而且马士英觉得没必要跟诚意伯府把关系搞得太僵:“虽然诚意伯府这事办得不地道,但是咱们对诚意伯府还得尽量手下留情!”
毕竟马士英能入阁完全是刘孔昭与刘永锡父子的功劳,如果不是他们父子闹着要入阁,恐怕马士英现在还是凤阳总督兼东阁大学士,这份人情马士英自然得记着。
何况刘孔昭提督操江水师,刘永锡掌握京口镇,真要把他们父子与他们关系良好的兴平伯高杰逼反了,朝廷恐怕就要面临一次惊天危机。
因此马士英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刘孔昭这个提督操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暂时不能动,但是刘永锡这个署理京口副总兵名不正言顺,得给他一个总兵的实缺!”
弘光一朝名爵泛滥,现在江北四镇都得以封伯进侯,下面的武将自然也跟着升官发财,
总兵官本来是武将的上限,高杰甚至是在南逃路上才得升总兵民,但是现在四镇麾下的总兵、副总兵至少有两位数。
刘永锡这个署理副总兵自然显得不够金贵,现在马士英就给他一个总兵官的实缺,却把他从京口镇的关键位置上调开,越其杰觉得马士英这是老成谋国之策:“如此甚好,田仰在淮安不是一再说他弹压不住刘良佐与刘泽清,一直叫着让刘永锡北上,不如给刘永锡一个总兵官让他早点赶去淮安!”
现在刘孔昭与刘永锡父子隔江相望,不管是弘光皇帝还是马士英都有些投鼠忌器,但只要把刘永锡调离京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想怎么下手都非常方便。
杨龙友已经明白马士英的用人之策:“这样挺好,先收拾了刘永锡,然后……”
只是他刚说到这,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接着马士英的一个妹夫李章玉快步冲了进来附在马士英耳边说了几句。
马士英开始还沉得住,但听到后面他却是一脸兴奋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什么?刘永锡带人痛打了黄澍一顿还砸了他的家,打得好,砸得好!刘孔昭有虎子如何,何愁诚意伯府不兴!打得好!”
现在马士英最恨的对头就是湖北巡按御史黄澍黄仲霖,两个人不但在御前对骂甚至差点大打出手,而且马士英这辈子挨的骂加起来还不如黄澍在御前骂得狠毒,马士英当时差点气晕过去了。
更可恨的是召对之后黄澍还在门口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写了八个大字“得罪权奸,命在旦夕”,并宣布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但是东林、复社中人都觉得黄澍所言极是,对马士英发动全力攻击,所以朝堂上才会真正乱成一锅粥。